在国际化阶段,品牌战略管理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多元性地域环境中实现一致性,其中关键的考量指标是匹配性、增值度。
指的是品牌在不同的国别市场上受到认同的程度,匹配性意味着价值取向、品牌资产、品牌识别元素、品牌体验模式等是否能适应新的国别市场,匹配性的高低反映了全球品牌和国别品牌的区别,通常国别品牌的匹配性会比全球品牌来得低。匹配性是全球品牌的重要指标,只有具备足够的匹配性,全球品牌才能在不同的国别市场上成为领导品牌,如果匹配性过低那么在新的国别市场就只能采用定制化的国别品牌策略。
指的是在新的国别市场所进行的品牌运作对原有品牌资产的强化程度,增值度意味着新的国别市场是否能实现资源共享、规模经济、技能转移、工作简化、价值丰富、领导地位等,增值度的大小也反映了全球品牌和国别品牌的差距,通常国别品牌的增值度会比全球品牌来得差。增值度是广域品牌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只有具备足够的增值度,新的国别市场的成功才能强化原有的品牌资产,如果增值度太差甚至为负数,采用组合式的架构可能更为有利,亦即引进包括全球品牌和国别品牌在内的品牌组合,如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除了销售全球品牌之外,还开发了很多本地品牌。
在国际化阶段,品牌战略管理者主要的计划和行动应围绕品牌国际化策略矩阵的规划和实施展开,品牌国际化策略矩阵是根据品牌价值的不同以及国别差异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国际化措施,品牌国际化策略矩阵界定了四种典型的全球化品牌运营的模式:
全球化品牌运营第一个模式
是纯粹的全球品牌,品牌的价值取向、资产构成、识别元素、体验模式和管理方法在不同的国别市场都完全相同,如万宝路在全球市场的经营就拥有高度的一致性。
全球化品牌运营第二个模式
是全球品牌和本地品牌的组合,在新的国别市场除了经营标准化的全球品牌之外,还开发定制化的本地品牌,如欧莱雅就收购了羽西、小护士等本地品牌以更好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全球化品牌运营第三个模式
是本地化的国际品牌,对不同的国别市场进行品牌策略的修正和调整,
全球化品牌运营第四个模式
是纯粹的国别品牌,在新的国别市场推出新的品牌,如雀巢公司90%以上的品牌都是仅在一个国家注册的国别品牌,让地区组织运营当地品牌被认为是雀巢多样性优势的所在。
品牌就是成长,而成长必将无期,从商品到品牌、从品牌到强势品牌、从强势品牌到广域品牌、从广域品牌到全球品牌,天门为之开启,天钟为之而鸣,收发随心纵横如意,的确是“棹一叶扁舟,泛几曲江流,看玉溪边烟水不停留,翠岩前风月长依旧”。